详情见附件
散嵌绕组和成型绕组对耐压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散嵌的圆线绕组,由于存在首末匝直接接触的可能,所以导线的绝缘应满足在寿命终点时仍高于运行电压(工频驱动)或过冲电压(IGBT驱动)。那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初始击穿电压应高于工作电压的十倍。对于IGBT驱动的电机来说,这个工作电压应采用过冲电压。
扁线成型绕组,如目前普遍采用的“发卡式”绕组,同一个槽内的同相多根线间,电流都是同进同出,不存在匝间压降问题,压降主要存在于槽内2相之间的电压差(相间电压)以及导体对铁芯之间的电压差(对地电压)。如果槽绝缘和相间绝缘采用绝缘纸等方法进行增强,则漆包扁线可以采用很薄的涂层厚度。
没有槽绝缘和相间绝缘(发展趋势)的绕组,相间的绝缘是由双侧导线的漆膜提供的,对地的绝缘则是单侧漆膜,同样的电压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地电压的耐受能力。所以在设计时,依据的绝缘能力数据应基于对单侧漆膜的测量结果,假如过冲电压可以控制在额定电压的1.5倍,对于800V系统,过冲电压为1200V,则需要扁线单侧漆膜耐压超过12000V。
1、绝缘老化的PDIV和耐电晕
PDIV和击穿电压的线性关系
对比漆包线击穿电压和PDIV,有一定的线性关系。膜厚在0.1mm(双侧)耐电晕漆包圆线,PDIV值约为820V,但其击穿电压则高达12KV,其220℃老化2万小时寿命终点的击穿电压高于1200V。膜厚在0.13mm的耐电晕扁线,PDIV值约为900V,而背靠背的击穿电压高达14KV。理论上,随着绝缘耐压能力的下降,其PDIV值也会相应地下降。当耐PDIV值下降到过冲电压以下,局放就会产生,从而出现绝缘加速老化的现象。所以采用高PDIV方案时,如何减缓绝缘的老化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取消槽绝缘的情况下,采用高PDIV方案时,800V系统需要单侧PDIV达到1200V,按照目前的漆包线材料及制造水平,超厚绝缘的漆包扁线尚有很多难点需要攻克,无法满足这么高的PDIV要求,需要在漆包涂层上复合挤塑PEEK涂层。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