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最近为了学点其他单片机,刚好看到瑞萨在举办比赛,比赛免费提供开发板及相关的模块,于是报了个名。瑞萨的芯片之前是听说过的,但大部分都是在广告里听到的,这次也算是正式的使用一次。 二、概述 这次比赛用的RA4M2开发板是ARM-M33的内核(M33其实就是M3的升级版,有点像M0和M0+的关系,具体区别就得去看内核资料了,这里不赘述),芯片型号R7F4M2AD3CFP,可以使用Keil工具进行开发,需要安装瑞萨的芯片包。烧录工具可以使用ST-Link和JLink(v9以上)。瑞萨官方提供有Renesas RA Smart Configurator(后面简称为RASC)的工具,类似于ST官方提供的STM32CubeMX工具,有用过的同学应该很熟悉,就是一种通过界面化的形式去配置外设初始化并自动生成代码的工具,用起来很方便。 三、开发环境搭建 有了前面的一些了解,现在就知道搭个开发环境大概需要哪些东西了。首先需要安装Keil(Keil的安装及基础使用这里就不多讲了),这里用的是5.38a的版本,原本试过5.24a的版本,通过RASC工具生成的工程直接编译会有问题。 硬件方面准备好STLink或Jlink-V9。这里我用的是Nucleo开发板上带的STLink。 再次生成工程,编译没有错误。 硬件接好线,选STLink Debugger的选项。 烧录算法这里要选RA4M2的这几个,三个都选上,然后算法的运行位置填0x20000000,size可以填大点,这里用0x2000,再点烧录,正常烧录。 四、点灯 前面环境搭好了,后面的工作就简单多了。查看原理图,开发板上有三个LED灯,LED1对应P405,LED2对应P404,LED3对应P002,先在RASC上配置这三个IO口的功能为输出。 生成工程,老习惯,先编译一下,看自动生成的代码有没有什么问题。一次通过。
添加完代码后,编译,烧录,灯正常跑起来。 总结 对于这次初体验,感觉这芯片对于习惯使用ST和Keil开发的还是挺友好的。FSP库封装后的接口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不需要去过多的了解底层寄存器,对新人上手比较友好,但这对于用习惯LL库的人来讲就不是很方便了,对于芯片的深化理解不是很友好。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1409个成员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瑞萨RA2L1入门学习】+ MacOS安装e2studio
881 浏览 0 评论
735 浏览 0 评论
1452 浏览 0 评论
1152 浏览 0 评论
1629 浏览 0 评论
2055浏览 4评论
【RA-Eco-RA0E1-32PIN-V1.0开发板试用】RA0E1-32PIN-V1.0开发板测试一下点灯
2742浏览 3评论
3295浏览 2评论
【RA-Eco-RA2E1-48PIN-V1.0开发板试用】使用Jlink RTT完成printf打印功能
909浏览 2评论
【RA-Eco-RA0E1-32PIN-V1.0开发板试用】配置开发环境和编写一个点灯程序
1686浏览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