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种类划分
芯片的种类可以按照晶体管工作状态划分为4大类,包括数字电路芯片、模拟电路芯片、数模混合电路芯片和特种电路芯片,如下图所示。

MCU、CPU和SoC三者的区别
微控制器(MCU)
微控制器(MCU)是小型电子产品和电子系统的控制中心。MCU按照内部程序的存储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掩膜型(Mask)MCU在出厂时,程序已固化在芯片内部,程序功能不可变化;一次性编程型(OTP)MCU购买后,由用户自己向芯片中烧录程序,烧录后程序功能就固定下来,不可再改;可多次编程型(Flash)MCU买回来后,也由用户自己向芯片中烧录程序,程序功能如果需要改变,还可以重新烧录程序。
MCU芯片内部除了运算、控制和存储部件,海波阔系统需要的一些通用的外部接口,如中断控制器、看门狗、计数器、串口和并口等。
MCU主要应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
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是通用电子计算机和大型电子系统的中央控制中枢。冯·诺依曼架构以及现代计算机架构如下图所示。

目前的CPU采用多核技术。每个核心都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和缓冲存储器这三个部分。多个核心同时并行工作,就可以成倍地提高CPU芯片的处理能力。
CPU芯片主要应用于通用计算机和大型电子设备系统上,它的处理能力和通用性是两个十分重要的考虑指标。
片上系统(SoC)
片上系统芯片也称为系统级芯片。它的内部除了运算、控制和存储不见,还集成了系统需要的一些通用接口,如中断控制器、看门狗、计数器、串口和并口、USB接口等。这种芯片往往集成了专用的功能部件,芯片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SoC除了要把CPU的功能集成在芯片中,还要把尽可能多的外部功能部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中。
GPU、APU和NPU
图形处理器(GPU)是计算机中专门负责处理图像和图形数据的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显示核心和视觉处理中心。
加速处理器(APU)将CPU和GPU的功能集成在一颗芯片中,使这颗芯片同时具有CPU和GPU的功能。用APU芯片组装的台式计算机不用再配装显卡。
神经网络处理器(NPU)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的电路系统,是实现人工智能中神经网络计算的专用处理器,主要用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的加速训练。
ROM、SRAM和DRAM
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能从中读取数据,而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一般用来存储固定数据和程序,例如电子产品和系统用的汉字点阵库、控制程序等。ROM芯片的外观展示以及数据读出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ROM可细分为掩膜型ROM(M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可编程ROM(EPROM)、电擦除可编程ROM(EEPROM)等类型。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静态随机存储器是一种随机存储器,只要芯片保持通电,它里面的数据就一直保持不变,直至它接收到数据写入命令,里面的数据被改写后,才再次进入数据的“静态”,其读出/写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也是一种随机存储器,芯片再通电的情况下,其中的数据需要定时地不断刷新才能保持不变。其存储单元与SRAM对比如下图所示。

闪存芯片
Flash主要分为NOR Flash和NAND Flash两种。
NOR Flash具有可靠性高、可随机读取数据、数据读取速度快、可以直接从存储器中读取和执行程序代码等优点;缺点是数据在写入前必须按块擦除旧数据,擦除的时间长,因而写入数据的时间长。NOR Flash很适合再无须频繁写入数据,而主要是执行程序代码的场合。
NAND Flash以页为单位读出和写入数据,所以数据读出和写入的速度较快。
二者的存储阵列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